导读:2021年普通专升本:语文选择题演练,巩固你的复习成果一、选择题(每小题 1分,共 25 分)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,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题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,用橡皮擦洁净后,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。 1.下列
一、选择题(每小题 1分,共 25 分)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,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题的答案标号涂黑,如需改动,用橡皮擦洁净后,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。 1.下列人物形象出自同一篇著作的是 ( ) A.沙子龙、赵七爷 B.王三胜、七斤 C.姚纳、德拉 D.黄省
三、李石清 2.“相敬如宾”、“乘舟梦日”、“鲈鱼堪鲶”三个典故所涉及到的人物顺次是 ( ) A.孟光、季鹰、伊尹 B.孟光、伊尹、季鹰 C.伊尹、孟光、季鹰 D.季鹰、伊尹、孟光
3、“祸起萧墙”、“无可奈何”、“日薄西山”三个成语顺次出自 ( ) A.《季氏将伐颛臾》、《陈情表》、《庄子·秋水》 B.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、《季氏将伐颛臾》、《陈情表》 C.《季氏将伐颛臾》、《庄子·秋水》、《陈情表》 D.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、《庄子·秋水》、《陈情表》 4.下列关于著作、作者、国别调配正确的是 ( ) A.《论学识》——培根——英国 B.《麦琪的礼物》——欧·享利——德国 C.《米龙老爹》——屠格涅夫——俄国 D.《门槛》——莫泊桑——法国 5.下列文学知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( ) A.鲁迅的《呼吁》、茅盾的《半夜》和巴金的《家》,都是我国20世纪
3、0年代著 名的长篇小说 B.我国现代闻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《雷雨》、《日出》和《茶馆》 C.闻一多新格律诗的“三美”建议指的是“音乐的美”、“绘画的羡”、“修建的美” D.沈从文的《边城》生动地展示了浙东小镇淳朴古拙的民俗 6.下列各句所选用的修辞手法顺次是 ( )
(1)哀吾生之顷刻,羡长江之无量。
(2)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3、南国之秋,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当地的,比方廿四桥的明月,钱塘江的秋潮, 普陀山的凉雾,荔枝湾的残荷等等,但是颜色不浓,回味不永。
(4)听得道一声去也,松了金钏。 A.比方、夸大、排比、对偶 B.排比、比较、比方、夸大 C.对偶、比较、比方、夸大 D.比照、比方、排比、夸大 7.下列语句中,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( ) A.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,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 B.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 C.彼以艰苦忍受之力,冒其逆而突过之。 D.孟尝君怪其疾也,衣冠而见之。 8.下列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正确的是 ( ) A.忧劳能够兴国、逸豫能够亡身。逸豫能够亡身:贪图安逸吃苦只能使自身消亡。 B.一座大惊,皆感谢为云泣下。皆感谢为云泣下:都感谢南霁云而掉下眼泪。 C.千金,重币也:百乘,显使也。千金,重币也:千金是许多钱。 D.无由接见会面,不任戋戋神往之至。无由接见会面:没有理由碰头。 9.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( ) A.臣侍汤剂,未曾废离。汤:菜汤。 B.君臣相顾,不知所归。顾:照料。 C.对酒当歌,人生几许?当:应当。 D.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就:担任。 10.下列语句中,“乃”字可译为“才”的是 ( ) A.所以,乃徙为上郡太守。 B.良久,乃许之,以为前将军。 C.今乃弃黔黎以资敌国,却来宾以业诸侯。 D.(马伶)既去,而兴化部又不愿辄易之,乃竟辍其技不奏。 11.《无题》(相见时难别亦难)是 ( ) A.田园诗 B.爱情诗 C.宴饮诗 D.边塞诗 12.唐代“新乐府运动”的倡导者是 ( ) A.岑参 B.白居易 C.韩愈 D.柳宗元 1
3、柳永《八声甘州》(对潇潇暮雨洒江天)中,融贯上下片的过渡线索是 ( ) A.红衰翠减 B.无语东流 C.登高临远 D.妆楼飆望 14.辛弃疾的著作集是 ( ) A.《淮海词》 B.《漱玉词》 C.《清真词》 D.《稼轩长短句》 15.杜甫《蜀相》“两朝开济老臣心”中“老臣”是指 ( ) A.曹操 B.李斯 C.诸葛亮 D.王安石 16.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( ) A.反问与比较 B.设问与比较 C.反问与比方 D.设问与比方 17.在我国小说史上,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的老练的是 ( ) A.志人小说 B.志怪小说 C.唐传奇 D.话本小说 18.王实甫《西厢记.长亭送行》的体裁是 ( ) A.散曲 B.套数 C.诸宫调 D.杂剧 19.“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”中的“既望”指的是 ( ) A.阴历每月初一 B.阴历每月十五 C.阴历每月十六 D.阴历每月月底 20.《天净沙·秋思》表达羁旅之情的办法主要是 ( ) A.直抒胸臆 B.喻情于理 C.喻情于事 D.借景抒情 21.由徐志摩建议、安排的文学社团是 ( ) A.新月社 B.发明社 C.语丝社 D.文学研究会 22.《论高兴》中,作者以为高兴是由什么决议的 ( ) A.精力 B.时刻 C.物质 D.肉体 2
3、从前荣获“公民艺术家”称谓的作家是 ( ) A.茅盾 B.巴金 C.老舍 D.冰心 24.散文诗《门槛》全文选用的是 ( ) A.标志 B.比照 C.比方 D.类比 25. 以“含泪的浅笑”著称的美国小说家是 ( ) A.马克·吐温 B.杰克·伦敦 C.海明威 D.欧·亨利 大学语文模拟题题答案如下: 1-5DBCAC 6-10DBADB 11-15BBCDC 16-20DCDCD 21-25AACAD
专升本考试语文选择题专项提高冲刺训练
一、选择题(每小题 1分,共 25 分)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,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题的答案标号涂黑,如需改动,用橡皮擦洁净后,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。 1.《马伶传》中的“分宜”、“昆山”顺次指 ( ) A.分迷人、顾秉谦 B.严嵩、昆山人 C.严嵩、顾秉谦 D.分迷人、昆山人 2.柳永的词集是 ( ) A.《漱玉词》 B.《乐章集》 C.《淮海词》 D.《稼轩词》
3、下列人物中归于儒家学派的有 ( ) A.孔子和孟子 B.庄子和老子 C.荀子和韩非子 D.孔子和老子 4.苏轼的《前赤壁赋》是一篇 ( ) A.骈赋 B.抒发小赋 C.文赋 D.骚体赋 5.郁达夫创造的散文名篇有 ( ) A.《白杨礼赞》 B.《荷塘月色》 C.《故都的秋》 D.《箱子岩》 6.茅盾在《香市》一文中先回忆往昔香市的热烈局面,再写重兴的香市,选用的写作手 法是 ( ) A.先扬后抑 B.铺垫 C.旁边面烘托 D.今昔对比 7.下列带点的字解说正确的是 ( ) A.孔子曰:“求!周任有言曰:‘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’”列:职位。 B.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。兵:战士。 C.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。殆:疲乏。 D.忧从中来,不行隔绝。中:中心。 8.下列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正确的是 ( ) A.吾在六合之间,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,方存乎见少,又奚以自多? 奚以自多:会自傲自夸。 B.生孩六月,慈父见背。行年四岁,舅夺母志。 舅夺母志:舅父强行改动了母亲守节的志趣。 C.原庄宗之所以得全国,与其所以失之者,可以知之矣。 原庄宗之所以得全国:本来庄宗得到全国。 D.举先王之政,以兴利除弊,不为惹事。 不为惹事:不是为了生出事情来。 9.培根以为,学问上“装修”的用处是指 ( ) A.幽居养静 B.熟谙辞令 C.改动气质 D.增加才华 10.《前赤壁赋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 ( ) A.杭州 B.密州 C.黄州 D.湖州专升本:大学语文选择题真题演练 11.《张中丞传后叙》最突出的写作特征是 ( ) A.抒发与叙事 B.谈论与叙事 C.谈论与抒发 D.描绘与抒发 12.冯谖为孟尝君“焚券市义”行为中蕴含着 ( ) A.道家思维 B.法家思维 C.人本思维 D.民本思维 1
3、 《陌上桑》是一首 ( ) A.五言古诗 B.词牌名 C.曲牌名 D.乐府诗 14.苏轼《水调歌头(明月何时有)》的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表达的祝福是 ( ) A.能找到满意的伴侣 B.过隐逸的日子 C.健康长寿,请求团圆 D.宦途发达升官 15.奠定巴金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位置的一部重要著作是 ( ) A.《消亡》 B.《家》 C.《爱情三部曲》 D.《抗战三部曲》 16.《马伶传》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 ( ) A.张岱 B.顾炎武 C.侯方域 D.钱谦益 17.《发现》的作者是 ( ) A.郭沫若 B.艾青 C.戴望舒 D.闻一多 18.《炉中煤》作者将自己喻为“煤”,表达的情感是 ( ) A.怀才不遇的幽怨 B.愿为重生的祖国牺牲的精力 C.奴才的谦卑心态 D.对陈旧我国的无限爱恋 19.《天净沙·秋思》,《天净沙》是 ( ) A.套曲名 B.杂剧名 C.词牌名 D. 曲牌名 20.历史剧《屈原》的作者是 ( ) A.郭沫若 B.茅盾 C.闻一多 D.老舍 21.下列著作归于欧·亨利创造的是 ( ) A.《羊脂球》 B.《差人与赞美诗》 C.《最终一课》 D.《小公务员之死》 22.在思维内容和艺术成果方面都可谓我国古代长篇小说顶峰的著作是 ( ) A.《三国演义》 B.《水浒传》 C.《红楼梦》 D.《聊斋志异》 2
3、《西厢记》的作者是 ( ) A.关汉卿 B.马致远 C.王实甫 D.郑光祖 24.《迷龙老爹》描绘的事情是 ( ) A.巴黎公社起义 B.普法战役 C.法国独立战役 D.法国二战卫国战役 25.以下作家中,归于俄国闻名短篇小说作家的是 ( ) A.莫泊桑 B.屠格涅夫 C.欧·亨利 D.契诃夫
专升本考试语文语病辨析方法(审读关键词)
怎么剖析语病,各种教育用书所介绍的办法迥然不同,无非是语感审读法(调集语感,从理性上判别语句是否有缺点)、骨干枝叶梳理法(先查看语句骨干之间是否有语病,再查看修饰语和中心词、修饰语和修饰语之间是否有语病)、造句类比法(模仿原句结结构一日常用的语句,两相比较,然后判别原句是否有语病)等等,可是,这些办法操作起来,甚是繁琐费事。在这里,向咱们弥补介绍一种快速而有用的剖析语病的办法——审读关键词语法。
下面,就结合有关比如,来谈谈此法的详细运用。
1、否定词。
一个语句,假如多次呈现“不、没有、不然、无……无……”之类的否定词,很有或许呈现语病,即语句字面含义或许和要表达的含义正好相反。如: 例句:①为了避免这类交通事故不再产生,咱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办理。(199
3、年) ②睡觉三忌:一忌睡前不行恼怒,二忌睡前不行饱食,三忌卧处不行挡风。
解析:例①中的“避免”和“不再”构成两层否定,表明必定,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。例②中的“忌”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否定词,后边再加上一个否定词“不行”,也构成两层否定,使得句意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。
2、双面词。
一个语句,若呈现“能否”、“是否”、“有没有”“好坏”之类的双面词,咱们首要想到的是,这个语句或许犯有一面与双面调配不妥的缺点。
例句: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,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,关键在于要加快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。
解析:例句前半句中“能否”是双面词,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;后半句中“要”是一面词,仅仅从“能”的方面来说的,这就形成“一面临二面”的缺点。
今天关于专升本考试语文选择题演练,巩固你的复习成果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,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,想要选择广州学历提升的正规机构,记住到广州开放大学眼视光学院进行了解哦。
参考资料来源1:搜狐